食用油、焙烤食品成为“重灾区”
时间:2015-08-04 18:36:12 来源:2015年08月04日 17:08 中 阅读量:145
![](http://img67.chem17.com/9/20150804/635743048553171258199.jpg)
(图片源于网络)
53批次不合格
据了解,佛山食药监局今年上半年在禅城、南海、高明、三水辖区内组织开展了20大类食品定期监督性抽检工作。具体包括粮食、食用油、油脂、肉、蛋、蔬菜、水果、水产品、饮料、调味品、酒类、焙烤食品、茶叶、咖啡,膨化食品、糖果及可可、炒货及坚果、罐头等及各自相关制品共1010批次。
抽检结果显示,内在质量不合格53批次,不合格发现率为5.25%。主要包含茶叶、蛋糕、餐包、焖牛腩、油条等食品。其中,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3批次不合格,饮料6批次不合格,蔬菜及其制品3批次不合格。
一款红豆包细菌超标3倍
根据公布的结果,本次抽检焙烤食品256批次,不合格焙烤食品共有37批次,其中内在质量不合格共有12批次,检出不合格的检测项目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酸价、菌落总数、过氧化值、大肠菌群、标签等。
为何焙烤食品成为此次抽检不合格的重灾区呢?相关人员表示,不少企业生产焙烤食品未标注食品添加剂的具体情况,也因此被抽检出不合格,包括蛋糕、核桃包、牛油餐包等。其中,佛山市润汇食品有限公司的手磨红豆包被查出菌落总数不合格,标准值是小于等于1500cfu/g,但其检测结果为4300cfu/g,超标近3倍。佛山市南海区特香园食品加工厂的提子味雪片糕、佛山市南海区悦好食品厂的花式蛋糕被查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不合格。
据了解,酸价、过氧化值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采用质量较差油脂生产糕点,或生产、存储、运输过程中未严格按规定操作所致。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则是部分企业对车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重视不够,原辅料卫生质量控制不严、生产设备清洗消毒工作不到位、包装材料消毒不彻底,未进行有效的出厂质量控制等。
大米食用油均有不合格
市民关注度高的大米、食用油也分别查出1批次和3批次不合格。其中,佛山南海正轮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正轮25公斤装泰国糯米,被检出镉超标。此外还有4批次大米标签不合格。
此外,市民关注度高的食用油抽检,上半年抽检82批次,共有3批次抽检不合格,不合格项目均为黄曲霉毒素B1。据介绍,黄曲霉毒素B1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
8月3日,食药监相关负责人表示,已通知相关区级部门及时对不合格食品生产及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并依法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上一条 ·夜间发光的树可能很快成为街灯的天然替代品 2015-08-04 16:40:07
下一条 ·治疗创伤性脑损伤或有新突破 2015-08-05 10:18:12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意见建议| 联系我们| 书生技术开发
手机书生商务网:http://m.dingdanmao.com
书生官方微博:新浪、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