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中国成长起来一批高净值的家族。许多家族经过一段长期的快速创业创富阶段,进入到目前的守成守富阶段,家族财富同样面临诸如风险隔离、资产保全、家业继承、家风永续等问题。
家族财富管理的需求正在趋于多元化,促使越来越多的人群选择家族办公室的专业服务来满足家族财富保全与传承的需求,这正是家族办公室行业在中国发展的契机,可以预见,家办行业在中国将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家族办公室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行业,是财富管理市场逐渐成熟和细分的产物。家族办公室的发展路径可能会借鉴海外的成熟经验,但是,我们绝不能简单的模仿和照搬!
家族办公室的明确定义
在中国,很多人都会问什么是“家族办公室”?其实,家族办公室源自西方,100 多年前,摩根、梅隆、洛克菲勒、古根汉姆、罗斯柴尔德……这些欧美富豪们把多年积累的财富,通过家族办公室的管理,连绵传承数代,迄今兴旺不衰,在他们眼里,家族办公室就是他们最忠诚的财富管家。
美国是家族办公室的发源地:托马斯·梅隆(Thomas Mellon)拥有梅隆银行的巨额财富,他在1868年创立了世界上个家族办公室;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紧随其后,在1880年建立了自己的家族办公室(Rockefeller Family & Associates)。
从1980年开始,家族办公室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美国约有4000家家族基金,欧洲约有1500家家族基金,亚太地区是家族基金的新兴市场,其中在中国的家族办公室目前不低于2000家。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直到近两三年间,才对“家族办公室”(FO)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对超高净值家族提供一张完整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和治理机构。
SEC认为,设立FO的家族可投资金融资产至少要在1亿美元以上;“一张完整”是指资产不是分散管理,而是集中管理;“资产负债表”不但包含其狭义资产(即金融资本),也包含其广义资产(即家族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也就是说,家族办公室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治理及管理家族的四大资本——金融资本、家族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金融资本。家族办公室从整体上对家族财富进行集中化管理,将分布于多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的家族金融资产汇集到一张家族财务报表中,实现家族资产的优化配置;此外,家族财务的风险管理、税务筹划、信贷管理、外汇管理等日常需求也是家族办公室处理内容。
——家族资本。家族资本不但包括家族宪法、家族大会等重要的家族治理工作和家族旅行与仪式(婚丧嫁娶等)的组织筹办,还包括档案管理、礼宾服务、管家服务、安保服务等家族日常事务。
——人力资本。通过不同年龄阶段的家族成员进行持续教育,提升他们的能力与素质,并结合战略目标、家族结构、产业特征、地域布局等因素进行具有前瞻性的传承设计。
——社会资本。包括家族慈善资金规划与慈善活动的管理、家族社交活动及家族声誉等社会资本保值增值。
家族办公室的定位
家族办公室(FO)是家族财富管理的形态。
——FO在家族系统中的定位。FO处于距离家族成员最近的核心幕僚环,家族成员的财务、安全、交往等基本需求,都有赖于FO的管理
——FO在金融市场中的定位。FO是金融市场中的买方,居于金融产业链的顶端。FO将资金配置于股票和债券、PE、VC、对冲基金、大宗商品、房地产、艺术品等多个资产类别中。FO类似于共同基金、社保基金、大学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但与大多数机构需要与为数众多的投资者打交道不同,FO仅须对极少数家族客户负责
家族办公室的分类
家族办公室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单一家族办公室(Single FO,简称为SFO);二是联合家族办公室(Multi FO,简称MFO)
单一家族办公室,顾名思义,就是为一个家族提供服务的FO。联合家族办公室,则是为多个家族服务的FO。
中国家办的先行者
随着中国富裕家族财富意识的觉醒,他们开始寻找合适的财富管理模式,一批具有视野的先行者,将欧美有着上历史的家族办公室模式引入中国
笔者试图从最早见诸于媒体的报道中寻找“位吃螃蟹者”,但是,仍无法准确判断先后的顺序。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家族办公室应该出现在2012年。
瑞士联合银行集团( of Switzerland)2011年在新加坡设立了亚洲家族办公室及家族慈善部门,2012年3月瑞银中国(总部设于北京)获批转制为外商独资法人银行,并于当年7月正式开业,开始以财富管理包括家族办公室业务开拓中国市场。
几乎同时,一家名叫“汉家族”的家族办公室在深圳成立,创始人杨辉早于2010 年就开始考察美国各大知名家族办公室,2011年杨辉走访美国前10 大家族办公室并从中选择的家族办公室为其家族提供服务,2012年他将家族办公室的模式引入中国,成为美国家族办公室协会的位中国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