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多喝水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人体废弃物的排出,还能缓解便秘,促进细胞的生长……好处多多。但临睡之前尽量少喝水,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但是有些人每天不管怎么喝水都还是口干舌燥,这是怎么回事?
空气干、饮食偏咸或偏辣等外界因素都有可能会造成经常口干,而自身问题也会导致喝水不解渴。那么,哪些原因会导致经常口干呢?
1、气 虚 阳 弱
在中医看来,气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其主要包括肾脏中的精气、脾胃吸收的水谷之气、肺吸入的清气这三个部分。
气固体表,能摄血摄汗液,而中气不足,会影响全身血液的运行,导致患者出现身体虚弱、呼吸短促、自汗、盗汗、口干等情况。
气虚患者可以服用补气温阳的中药来调理身体,比如人参、白术、附子、黄芪等,预防症状变严重;
还要注意日常饮食的清淡,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冷油腻的东西,以免加重病情。
2、阴 虚 火 旺
阴虚的人,代谢偏快、消耗多,体热津少,容易导致肝火旺、胃火旺,出现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等情况。
阴虚的人宜采用补阴、滋阴、养阴等法调养。
3、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A缺乏,皮肤和粘膜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表面所分泌的粘液和皮脂减少,出现眼干、口干等症状。
动物内脏、奶制品、绿色蔬菜、鱼肝油等食物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A。
维生素B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参与体内糖、蛋白质、脂质的代谢,机体缺乏维生素B时,也会引起口干,同时还可能出现口角溃疡、咽干、手脚麻木症状。
谷物类、蔬菜类、鱼类、坚果等都含有较丰富的B族维生素。
4、糖 尿 病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常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
糖尿病人血糖升高之后,血液会吸收血管周围组织中的水分,血浆渗透压就会随之增高,下丘脑口渴中枢受到刺激,饮水量增加;而且尿量也会增多,细胞不断失水,就会导致口渴。
对于此类病人,控制好血糖是关键,平时要保持饮食清淡,同时,有糖尿病患者 ,请一定一定戒烟。适当摄入瓜果蔬菜,咀嚼的同时能有效刺激唾液的分泌,缓解口干症状;每天的喝水量能保持在1500毫升左右,但要注意不要一次性喝太多,做到少量多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