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美国不断施压,要求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增产,以平抑油价。6月23日,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在会上达成一致,决定从7月起适当增加原油产量,此举有望使 原油市场下半年日供应量增长近100万桶。
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 原油市场需求回暖的背景下,此增产幅度恐难改变市场供应趋紧的态势。于是,会后 油价非但没有下跌,反而大幅上涨。6月26日,美国 表示,从伊朗进口原油的公司在11月4日之前必须将进口量消减至零,伊朗作为欧佩克的第三大产油国,目前每天的原油出口量逾200万桶。
美国能源信息局在6月27日发布的公告显示,美国全国商业原油库存减少990万桶,降幅远超市场预期。
“美国要求多国停止从伊朗进口原油,带来供应趋紧预期,加之美国原油库存的下行预期以及利比亚出口的不稳定等因素,都带来 推动,最终导致 油价大幅上涨。”李彦指出。7月3日,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自2014年11月以来 突破每桶75美元关口,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刷新盘中高位至每桶78.30美元。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薛珊认为,目前美国原油产量有所停滞,同时北美原油需求增加都将会为油价带来 支撑。因此,短期内油价或高位徘徊。另有分析人士称,未来油价波动还需看产油大国间的博弈,在美国及俄罗斯倾向油价趋稳的态势下, 油价未来大概率呈现高位震荡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