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MATO 中型切断器:
型 号 | 全长 |
A-177 | 425m/m |
1)气焊原理及焊枪的使用方法:
在机械制造和机械修理行业中,常常需要进行焊接和切割金属板材或其它金属件。
金属的焊接大体分两种:电焊和气焊。
“气焊”就是利用可燃性气体(一般用乙炔气)在氧气的条件下发生剧烈燃烧所产生的大量热量,把焊件的接头和焊条熔化融合在一起,凝固后成为一体,使工件获得牢固的接头。
氧炔焰的外形、温度及对焊缝质量的影响,与可燃气体的成分有关,也就是与乙炔和氧的配合量有关,当变化供给的氧气与乙炔的比例时,可得到三种性质的火焰,即中性焰、氧化焰与碳化焰。
正常焊接时应用中性焰,供给的氧气量与乙炔量的比例:理论上为1∶1。用中性焰焊接时温度较高,焊缝性能良好。实际上为了反应完全供给的氧气量稍多一些。
乙炔的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是:
这仅说明了乙炔燃烧的最初与最后产物的成分。由于气焊时由氧气瓶只供给一部分氧气,因之燃烧过程中乙炔火焰又与空气中的一部分氧进行了反应。典型的中性火焰明显的分成三层,由内向外各称之为焰心、内焰、外焰。焰心这是由焊嘴喷出的未燃烧的混合气体,在焰心表面开始燃烧并发生热量,这时仅靠氧气瓶供给氧气,进行不完全燃烧,因此,内焰中充满了还原性很强的CO与H2气体,它对焊接金属有还原脱氧作用,可使焊缝金属组织均匀无空隙与气泡,不含有氧化杂质。
在内焰表面未完全反应的CO的H2和由空气中进入的氧气按下式进行完全燃烧。
4CO+2H2+3O2→4CO2+2H2O+Q
充满着完全燃烧的CO2与H2O的外焰很好的包围着内焰,可防止熔化金属为空气氧化。
由于内焰两侧发生很大热量所以内焰温度高达3100℃,而且还原性好,故焊接都在内焰中进行,使工件与焰心的距离保持2~3mm。
假如所供给的氧气量比乙炔少,在还原区中乙炔未燃烧部分将分解为碳和氢,可能被熔融的金属吸收使焊缝金属增碳并吸收氢气增加气孔,这种火焰称之为碳化焰。
当氧气增加时,还原区减少,还未参加反应的氧很容易氧化并降低焊缝质量。这种火焰称之为氧化焰。因为氧气供给较多,火焰燃烧速率增加,具有淡蓝色并有嘶嘶的声音。
焊枪是气焊所使用的主要工具。焊枪的构造多种多样,但其原理基本相同。目前普遍使用的为喷射式的焊枪。其构造如下图:
这种焊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氧气的喷射力作用形成的一种吸引力而取得足够的乙炔来满足燃烧的需要量。
焊枪的规格一般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另外各型焊枪又配备有几个不同口径的焊嘴头。
焊枪的使用方法:
我们要进行焊接时,首先要根据不同的焊件的大小、厚薄和导热情况,选择适当的型号的焊枪和不同口径的焊嘴头。
操作时,先拧开乙炔开关,再稍微拧开氧气开关,点燃乙炔气,这时的火焰温度不高,喷嘴处呈现出两层白焰芯,另外,由于乙炔气处于过量,燃烧不完全,常冒黑烟(点燃前稍微通些氧气的另一作用是为减少量黑烟)。要进行焊接时,调节好氧气开关,使氧气和乙炔气量比例适当,燃烧充分,取得高温。焊接时,先把焊件的接头处烧到红热程度后,再将焊条对焊缝上烧化填到上接头处,融化在一起后即可将氧炔焰撤离开。冷却即焊上了。
停止焊接时,务必先关上乙炔气开关,等到氧气流将剩余氧炔焰吹灭后,再关上氧气节门。
2)割枪的使用方法:
“气割”就是利用氧块焰先把准备切割的钢铁件的切割处烧到红热程度,然后吹入高压纯氧气流,使被切割的部分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熔化成液体,并被气流冲掉,从而达到切割目的。
“割枪”是气割所使用的主要工具。其构造好下图:
“割枪”跟“焊枪”不同之处,就是多了一根纯氧气流喷射管和多一个节门,其余的构造原理跟焊枪大体相似。
“割枪”的使用方法:先拧开乙炔气开关,并稍微拧开些氧气开关,点燃后,调节氧气的供应量,使氧炔焰成为中性焰,(即乙炔与氧气量适当)。切割时先用这氧炔焰把准备切割的某一点上烧到红热,再拧开高压纯氧气流开关,使金属在氧气流中剧烈燃烧熔化成液体,冲掉,然后将割枪沿着准备切割的线移动,将金属切割掉。
割枪倾斜度主要跟工件的厚度有关。当切割5~20mm厚的钢板时,割枪垂直于工件,不必倾斜。割枪放得直,切割的质量越好,割缝也越小。当要切割小于5mm厚度工件时,可向前倾斜来割。如果切割厚度超过30mm的工件,则割枪应当向后倾斜来割,待到割透后,边移动割枪,边把割枪逐浙变成垂直于工件来割,而等到快割到头时,再将割枪稍向里倾斜,直到割完。
切割速度的快慢要看工件的厚度来定,工件越薄,快些,反之就该慢些。
供给高压氧气流的压力的大小也跟切割工件厚度有关。如果氧气供给不足,则切不透;而如果压力过大,又将造成浪费氧气。
切割完毕时,先关上高压氧气流开关,然后关上乙炔气开关,等把氧炔焰吹灭后,再关上氧气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