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井前必须知道的地下水分布特点
时间:2016-10-26 20:27:59 来源: 阅读量:116
打井是一项技术活,如何打一口水量充足的井,那需要你对地质的判断,把握水分布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一些地方废井多、不出水或出水少,主要原因之一是井址不准,深浅不适。因而把握地形水系的一般规律十分重要.按含水层的岩性组成,可划分为基岩破碎带或风化带含水层、碳酸岩岩溶含水层和第四系松散岩系孔隙含水层3种;含水层贮水量大小主要取决于含水层的厚度和岩性组成,含水层的厚度愈大,组成的岩土颗粒愈粗大,其贮水量也就愈大。比如川中丘陵地区,风化裂隙水的含水层一般在20-30米的深度,对于井址的确定主要是找准"泉眼",找水歌诀:“两山夹一嘴,地下必有水”,"碎石带下水汪汪,红石头下干梆梆","湾对湾,嘴(指山嘴)对嘴,长流水"等,主要是说一般要把钻孔布置在岭状中丘坡脚、丘陵谷地、洼地或风化裂隙发育及风化裂隙与构造裂隙勾通处. 专业打井技术的技巧就是根据不同地层来判断不同的水线,从而达到找水的目的.打地下水的来源是雨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渗入地下积蓄在土层和岩石的裂隙中,就成地下水。地下水量的大小与岩性构造、地形地貌条件和补给来源有关。
上一条 ·武安隧道窖车轮按图加工+窖车轮规格 2016-10-26 19:57:15
下一条 ·如何取消标记号码 2016-10-26 23:15:06
同类资讯推荐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意见建议| 联系我们| 书生技术开发
手机书生商务网:http://m.dingdanmao.com
书生官方微博:新浪、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