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网站导航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晚年生活怕孤独 南京一些老人志趣相投选择“同居”

时间:2016-08-11 13:45:51 来源:39健康网 阅读量:1189

  “这个夏天,我们一起去内蒙古看大草原,还在曾经插过队的地方住了一周,共同怀念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昨天,刚从外地旅游回来的徐玉兰老人讲述了“搭伴养老”一年来的幸福故事。

  “搭伴养老”又叫“同居式养老”,是指一些老人在老伴去世后,因志趣相投而自愿组合在一起,过起“同居”的老年生活。

  截至去年底,我市60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130万人,空巢、独居老人有15万多人。他们中,很多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寻找一个“老伴”,好彼此有个照应,晚年生活也不至于过于孤单。

  独居老人有了“老伴”,晚年生活不再孤单

  64岁的徐玉兰说,在去年的一次内蒙古知青聚会中,她认识了现在的“老伴”,两人交流起来很投缘,就慢慢熟了。

  徐玉兰的“老伴”叫黄奎荣,今年66岁,10年前妻子因患癌症过世。黄奎荣的女儿在美国,儿子在北京。退休后,他选择留在南京养老,一直没有再婚。

  “老黄的孩子比较开明。我们都插过队,经历也相似,去年下定决心选择在一起生活。”徐玉兰说,住在一起后,他们一起爬紫金山,一起上老年大学,还一起去旅游,日子过得充实、丰富。

  考虑到经济纠纷,徐玉兰和黄奎荣并未履行婚姻手续。“我们都有工资,经济上互相对立,采取AA制,搭伙过日子。我们在一起只为搀扶依偎、互助养老,没必要再走法律婚姻形式。”徐玉兰强调。

  “搭伴养老”获认同,但缺陷和风险显而易见

  这几年,因老人再婚导致纠纷的事件并不鲜见。在此情形下,不少像徐玉兰和黄奎荣一样的老人在寻找着一些新的结合形式,并获得认同。

  去年底,南京鹤颜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我市三牌楼、工人新村等社区进行调查,发现赞同“搭伴养老”的老人占大多数。

  “一个人太孤单了,有个搭伴的,说说话、聊聊天挺好的。碰到头疼脑热的,还能互相有个照应。像我去年脑中风发作,要不是现在的‘老伴’及时帮助,我估计不能活到现在。”昨天,家住三牌楼社区的赵秀珍老人说。

  但也必须看到,“搭伴养老”同样存在缺陷和风险。比如,生活能够自理或行动有轻微不便尚能互相照顾,如果完全不能自理,是否还能继续“搭伴”?遇到突发事件诸如急病发作,谁来承担责任?碰到经济关系、人际关系的处理出现偏差,该如何进行应对?

  解决老人陪伴问题,需夯实制度和物质基础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吴亦明认为,“搭伴养老”老人之间的互助固然值得肯定,但养老问题,互助是不能完全解决的,不应该也难以成为主流模式。比如,双方本身没有法律关系,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彼此关系缺乏强制保护,更多地需要靠各自意愿来维系,靠子女支持来维护。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搭伴养老”往往是老人被动的、无奈的甚至是艰辛的选择。实际上,这是老人陪伴的问题。只有逐渐夯实养老的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老人才有自由选择的可能性。

1 2 3 4 5 6

上一条 ·男人有1个长寿穴 2016-08-11 09:55:32

下一条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 偏头痛患者心血管风险高 2016-08-11 13:46:21

原材料 工业品 服装服饰 家居百货 小商品 商务服务 更多分类

·临夏水果保鲜库多少钱2025-02-11

·临夏冷冻库建设,气调冷库供货商2025-02-11

·定西高密度岩棉板公司2025-02-11

·河北压铆螺钉视觉筛选机源头厂家2025-02-11

·北京外观检测机哪个品牌好2025-02-11

·固原大型冷库供应商2025-02-11

·苹果冷库多少钱2025-02-11

最新资讯

全新移动平台,手机放心采购

手机书生商务网:http://m.dingdanmao.com
书生官方微博:新浪、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