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网站导航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机器换人”大势渐成 职业教育受到冲击

时间:2015-11-25 20:20:51 来源:机器人网 阅读量:2928

  机器代替人工,正成为许多企业的现实选择,“机器换人”大势渐成。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换下的人该怎么办?职业教育应如何应对?

  “机器换人”正在进行时

  作为中国制造业重镇,江苏昆山市在产业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节能减排倒逼下,前不久“机器换人”计划项目正式启动。昆山市经信委深入全市100多家制造业企业进行调研,半数以上准备着手“机器换人”项目。

  在富士康科技集团位于昆山吴淞江园区的车间里,一排排机械手忙碌着。“员工人数从高峰时期的8万多人下降到目前的4万人,产值却增加了近一倍。”富士康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杨明介绍,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工作,1台相当于3个人力。去年,富士康采用自主研发的多功能机械手2000余台,实现直接经济效益3亿元。

  “机器换人”,成为企业提高效益、政府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约而同的选择。江苏淮安淮鑫棉纺织有限公司细纱车间里没有人头攒动,只有一排排整齐的“丝饼”汇成白色海洋飞快转动。公司副总经理高云根说,过去每生产万锭纱需要140人,如今只要39人。工人减少近3/4,产值却增加10多倍。

  这种场景在浙江、广东等传统制造业大省同样上演。据统计,自2014年9月至今年9月底,广东东莞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的622个有效项目总投资达53.2亿元,申报项目数量远超过去10年技改资助项目的数量总和;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已实施和正在实施“机器换人”项目的规模以上企业有250余家,占全区481家规模以上企业的52%。

  东莞市经信局局长叶葆华称,机器替换的更多是生产效率低、工作较为辛苦且具备一定危险性的岗位,这些岗位也是新生代务工人员所不愿做的。根据该局走访调研的情况看,参与申报“机器换人”的企业中,有75%左右的企业用工没有减少,有些企业在大力增加招引机器人操作人才的情况下,用工甚至不减反增,只有约25%的企业的用工数量有所减少。

  “换掉了一批人,就得有另一批人补上。”长江学者、经济学教授刘志彪认为,“机器换人”一方面反映了市场对低端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反映了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等明显紧缺,凸显出就业结构性矛盾。

  机器人冲击职业教育

  对于“机器换人”引发的新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丁汉认为,“机器换人”并非不要人,而是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去实现智能化的操作。“这就意味着对于‘机器换人’换下来的人,要加强技能培训,让他们成为机器的操控者。”丁汉说,“机器换人”对技能型人才的规模、结构提出新要求,将给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1 2 3 4 5 6
原材料 工业品 服装服饰 家居百货 小商品 商务服务 更多分类

·湖北国标内六角螺栓生产商2025-02-14

·浙江光伏U型管卡供应商2025-02-14

·浙江本色外六角螺母厂2025-02-14

·陕西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副价格2025-02-14

·山东钻孔法兰螺丝工厂2025-02-14

·重庆国标膨胀螺丝厂家排名2025-02-14

·河北梅花螺丝公司2025-02-14

最新资讯

全新移动平台,手机放心采购

手机书生商务网:http://m.dingdanmao.com
书生官方微博:新浪、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