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机器人记者”揭秘:一个你不知道的“快笔小新”
时间:2015-11-18 11:23:47 来源:机器人网 阅读量:3783
“只要有数据,它马上就可以计算出来,比如我们输入一只股票的代码,关于它的财报分析瞬间就成稿了……”说时迟那时快,就在新华社经济信息编辑部编辑萨爽点下鼠标的瞬间,一家股票公司的财报分析已经出现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眼前。
看着记者有些吃惊的表情,萨爽笑着说:“这就是技术。”自从启用机器人记者以来,他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以前采用人工计算,每天也就成稿一篇到两篇,而现在,只要编辑需要,机器人记者可以不间歇地完成稿件。
“我只是程序,并非实体机器人”
近日,新华社在84岁生日来临之际正式推出机器人写稿项目,新加入的机器人员工被称为“快笔小新”。这条消息一出,在社会上立即引起了非常大的关注。
小新长什么样子?是像蜡笔小新那般可爱,还是像大白那样魁梧却萌萌哒?它是怎样工作的……对“快笔小新”的好奇以及疑问也随之而来。
在到达新华社采访之前,也有同事不断叮嘱记者:“记得拍张写稿机器人的照片来看看”“向大家揭秘一下小新到底是何许人也”……而当记者看着萨爽打开电脑,指着其中的一个程序说“这就是小新”时,记者吃惊得眼球都要掉下来了。与计算机的其他程序一样,“快笔小新”只是一个普通的程序而已。萨爽告诉记者,其实,“快笔小新”就是一个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生成类似于人创作稿件的程序。
原来传说中的写稿机器人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实体“机器人”,而是一套能够执行命令的程序。据介绍,之所以取名“快笔小新”,也是因为不想让它表现得太枯燥。
“我有多个‘分身’,具有不同本领”
记者看到,经济信息编辑部的机器人记者在电脑上显示为“心知机器人新闻系统”,而不是“快笔小新”。现在“快笔小新”供职于新华社体育部、经济信息部和《中国证券报》,可以写体育赛事中英文稿件和财经信息稿件。而在这3家里,根据职能不同,“快笔小新”有多套特色系统,而并非一套通用。
上一条 ·机器人时代来了,您会雇佣机器人还是人工? 2015-11-16 10:15:00
下一条 ·日本推出新款机器人 可根据喜好推荐商品或服务 2015-11-18 13:17:46
同类资讯推荐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意见建议| 联系我们| 书生技术开发
手机书生商务网:http://m.dingdanmao.com
书生官方微博:新浪、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