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强与弱
时间:2015-11-02 21:25:40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阅读量:94

近来的第三方 支付市场并不平静,重磅消息频频出现。央行官网显示,广东益民旅游休闲服务有限公司的《 支付业务许可证》已被央行注销;而在今年8月,浙江易士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也被央行依法注销了其支付业务许可证。这两家企业均曾获批经营预付卡业务,其被注销的原因是在经营过程中违规挪用备付金。
而在北京等众多城市的一些线下商家,原本只贴着“银联”、“VISA”的玻璃门上,“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钱包”的标签悄然出现,格外显眼。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钱包支付的商家能获得较低的费率,消费者则能享受一定的折扣或现金补贴。在现有的通信运营商自有营业厅中,许多柜台在接受银行卡POS刷卡的同时,也能使用微信支付。
2011年至今,先后有270多家企业获得了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业务牌照。而这些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经发生了分化,强者愈强,弱者已经被淘汰出局。实际上,除了被央行摘牌的两家企业外,还有不少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经基本停止了业务运营。在第三方支付行业中,一开始就划分为两大阵营,分别以客户账户和支付通道为核心。支付宝和财付通(微信支付),就是典型的以用户账户为核心的代表;而银联商务、拉卡拉等企业在初期以提供较强的支付通道能力来发展业务。
通过这4年的充分竞争,具备行业资源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如支付宝、财付通,而不少企业则在改革转型和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生命力。第三方支付业务行业的强与弱,伴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快速成长而迅速变化。以支付宝、京东支付、财付通的微信支付为例,其依靠母公司强大的引流能力和用户资源,加上创新的互联网理财理念及红包服务,在短短两年内迅速发展壮大。伴随着滴滴和快的补贴之争,第三方支付的线上消费场景建立起来,并快速发展和培养了支付用户,让用户形成了良好的使用习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借此逐步向外扩张渗透,成为行业巨头。而一些只有预付卡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一方面因反腐压力和实名制要求使得业务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线下购物商场正在进行互联网化转型,加上经济下行,进一步压缩了预付卡的生存空间,其退出市场的可能性不小。
第三方支付行业出现两极分化,符合充分竞争的市场规律。三大运营商均有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在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快速发展中享受到一些红利,同时也受到一些冲击。比如,翼支付公司在较早时就依托电信用户,布局翼支付账户的发展,一方面向中国电信提供综合支付解决服务,另一方面也在近场支付、互联网理财和金融创新等方面发力,目前已达到一定的交易规模。但与行业领先者相比,三大运营商的支付公司已远远落后。
通过几年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业务技术和能力趋于成熟,但创新和发展却进入瓶颈期,成败的关键在于其是否拥有独特的市场资源。三大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在“互联网+”发展进程中,若将其支付能力和服务嵌入其中,将获得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无法比拟的优势。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强弱两极分化,预示着行业洗牌的开始,运营商唯有依托自身资源,加上壮士断腕的转型决心,才能在第三方支付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上一条 ·受强势美元影响 PayPal中欧交易额略低于预期 2015-11-02 21:23:40
下一条 ·双11当心电商耍花招 网购也要货比三家 2015-11-02 23:41:40
同类资讯推荐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意见建议| 联系我们| 书生技术开发
手机书生商务网:http://m.dingdanmao.com
书生官方微博:新浪、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