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双12将至 电商“大促”监管应未雨绸缪
时间:2015-09-16 05:45:54 来源:杭州日报 阅读量:81

据9月15日《北京晨报》报道,年末“双11”“双12”等 电商“大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今年 电商“大促”中,如果再出现“预售不享受7天无理由退换货”、“赠品不享受三包”等限制条款,将得到遏制。工商总局13日发布《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从10月1日开始,电商平台再进行集中促销活动如出现上述违反“规定”的行为,可能会被查处。
去年3月15日,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据新消法之规定,经营者采取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的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7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四类商品不在此列,包括定做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以及交付的报纸、期刊四类。
法律虽然是这样规定了,但从一些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网购7日无理由退换货”的落地率,还是令人生疑的。在新消法公布次日,有媒体调查发现,各电商平台执行的力度有着明显的差别。不少被认为是特殊商品的就不支持退换货。尤其是酒类电商,大多数电商是有条件退换货或者干脆不能退货。直到现在,无理由退货限制也不少,一些电商对于7天无理由退换货的商品都有额外规定,比如要求退换货商品必须保持“外包装、附件、说明书、保修卡、发票等完整”,部分产品需要附带检测报告才可办理退换货等。
事实上,“双11”“双12”等电商“大促”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还不仅仅是无理由退换货这个环节,商品质量、价格问题上的“忽悠”,更是难以令人乐观。
而根据《价格法》的规定,如果存在价格欺诈行为的,主管部门可以要求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经营者因价格违法行为致使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多付价款的,应当退还多付部分;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今年的“双11”“双12”等电商“大促”又在眼前,工商总局适时发布《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的确大有必要;但从百姓的角度来看,有了好的监管措施,更要有高的“落地率”和执行力,节前的检查、监督,都可以早早地付诸行动了。
上一条 ·国航严管网售低价票 不能低于官网九八折 2015-09-16 05:43:56
下一条 ·工商总局:十一起电商促销禁限定退货条件 2015-09-16 05:48:35
同类资讯推荐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意见建议| 联系我们| 书生技术开发
手机书生商务网:http://m.dingdanmao.com
书生官方微博:新浪、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