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紧箍咒”加身 商业银行有苦难言
时间:2015-08-27 13:17:57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阅读量:57

尽管第三方 支付已“紧箍咒”加身,但商业银行的日子似乎也并不好过。
近日,银监会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截至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10919亿元,不良贷款率升至1.50%,这也是国内银行业连续14个季度出现不良增长持续。而这个数据也意味着,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新增量已逼近去年全年的不良贷款增量,不良贷款率也较去年年末上升了0.25个百分点。
一面是保持稳定增长,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压力,而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自己深陷不良贷款持续增长的“泥潭”。同时,金融改革、金融创新的推进也使得民间金融机构以及创新性金融机构不断蓬勃兴起,商业银行的利润收益正在被不断瓜分。如此“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商业银行正面临着一场攻坚战,如何从中脱困已是商业银行此时必须面对的问题。
经济环境增压
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谢太峰看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无疑是经济决定金融这一理论在银行资产质量方面的一个表现,“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是以经济为基础,因此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状况。现阶段经济增速下滑较明显,企业经营状况反映在财务上则表现为资金周转困难、利润亏损,由此反映在银行方面则是贷款逾期无法归还。”他对记者说。
尽管要加强金融改革、金融创新的逐步推进,然而环境背景却是国内实体经济并未明显出现好转上升的局面。面对着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国内商业银行利润增长无疑面临乏力,与此同时,相较净利润的成倍下滑,不良贷款的规模却是连续多个季度逐步增加。
来自华夏银行的报告显示,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成为不良贷款较为集中的主要行业。同时,华南、华中、华东等经济较为活跃地区却成为不良贷款的集中爆发区。
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国家战略支持行业以及商业银行产品的不同,会使得商业银行在一些行业进行了大量的前期投入,从而导致目前不良贷款不断增加。尤为突出的表现在一些经济较为活跃的地方,反而不良贷款增加的更多。
昆仑银行战略投资与发展部总经理助理李建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尽管现阶段中国经济处在企稳的增长水平,但依然对于前期的政策还处在消化期。“总的来说就是经济企稳但实际上管理经济三期叠加,对过剩产能处理还没有结束,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还没有解决,前期投入和再贷款能力没有相互匹配上。”
李健军同时指出,类不良贷款以及逾期贷款也成为推动上半年资产质量快速下滑的重要因素,“某些行业经营依然面临困难,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贷款能力会受到一些影响,可能存在前期效益比较好,但是后期款项却补不上来,因此这类贷款转化为不良或者类不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另外,对银行来说,逾期的类贷款数据可能也不太理想,因此从银行稳健经营的角度来说这部分数据可能也会纳入不良贷款里面。”
作为大型商业银行之一的华夏银行在其报告中显示,6月末,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5%,比年初增加了26个基点。第二季度,华夏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了28.28亿元。同时,上半年,逾期贷款则上升了近一倍。
从华夏银行可以看出,逾期贷款已经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压力。面对不断加剧的风险,已有监管人员表示,“面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持续增加,监管机构下半年风险防范的重要任务将围绕遏制不良贷款的快速增加。”
上一条 ·网秦第二季度净亏160万美元 同比大幅收窄 2015-08-27 07:21:57
下一条 ·福州部分小区新增智能快件箱 或可实现自助寄件 2015-08-27 13:19:57
同类资讯推荐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意见建议| 联系我们| 书生技术开发
手机书生商务网:http://m.dingdanmao.com
书生官方微博:新浪、腾讯